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0.79亿元

 人参与 | 时间:2025-04-05 14:28:12

由于美国企业遭受57%的反倾销税率,因此欧洲企业(14.3%至42%的反倾销税率)的处境显然相对轻松。

规划到2015年包头市太阳能发电装机200MW,到2017年发电装机达到350MW,到2020年发电装机达到550MW。3、利用太阳能资源优势打造光伏产业链。

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0.79亿元

下面我们来解读其主要内容:一、太阳能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太阳能总辐射为1331~1722千瓦时/(平方米/年),仅次于西藏青海。规划到2015年乌海市太阳能发电装机30MW,到2017年发电装机达到50MW,到2020年发电装机达到80MW。本次规划考虑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太阳能电站,作为电网末端的电源支撑,增强供电能力。四、太阳能发电规划发展布局本规划初步确定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发电发展重点布局在资源丰富的蒙西地区。2、太阳能发电多元化发展。

各地区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发展不受规划目标限制,不纳入补贴计划管理范畴。此外,结合当地充足的水资源条件,建设部分光热电站。除非在投资回报率为7%的光伏电站的风险很大,5%的风险很小的情况下,投资者才会做一个权衡,否者都会选择前者。

德国就是分布式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即使是在德国用户实现了分布式平价上网的条件下,电网的这种作用还是很大的。FIT商业模式比较简单易行,由政策强制执行分布式光伏的上网补贴电价,补贴额度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的扩大而逐年降低,电网按照规定的价格收购光伏用户所发电量,定期结算。若没有电网的参与,分布式做起来是很困难的。

这两年大型的光伏电站工程建设与发展情况相对较好,这是因为大型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是确定的,而分布式的投资回报不确定,电价政策透明度不够,是导致分布式难以大规模推广的症结所在。截至目前,德国建设完成三千多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德国的分布式经验。

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0.79亿元

德国更多开发的是分布式屋顶电站,基本上都是几十千瓦的光伏电站,在德国几百千瓦算是很大的光伏电站了。业内甚至将2014年称为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元年。由于目前德国的居民电价高于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居民光伏发电并入电网,也不从电网买电,这样势必侵犯电网的利益,但是这是得到电网公司容许的。德国几乎没有动辄几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的大型光伏电站,兆瓦级的光伏电站在德国很少见。

第二个想法,从政府角度来说,既然认定发展分布式是一件好事,也已经制定出发展目标,那就不能修改这个目标,而更应该调整政策,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坦言,今年8G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目标较难实现,融资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中还涉及电网的机制问题。当然,这个大前提是没有人认为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是错误的。2012年,德国的光伏电价下降至平均19欧分/度,政府开始鼓励居民自发自用。

我们善于划定成分,而国外则比较简单。国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装机目标极大地提振了国内光伏企业的信心:2014年光伏装机目标为14GW,其中6GW为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剩余的8GW则要通过分布式发电实现。

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0.79亿元

其实最关键的是要看项目的盈利情况,如果项目不盈利,打造任何一个融资平台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借鉴德国模式记者: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回报不确定,您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电网方面应该如何做?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模式?李俊峰:一方面,电网必须为分布式发展提供支持。

记者:国家能源局确定2014年分布式光伏增幅为8000千瓦,您觉得这样的目标有无下调的可能性?李俊峰:如果8GW的目标任务完不成的话,那下调到7GW还是完不成,甚至下调到1GW还是完不成,因为不赚钱,很少有人去投资。实际上在资金流、现金流的透明度与可活动性方面,分布式都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局面,银行现在与分布式电站接触并不是很多,这就造成企业要想融资比较困难。但是像光伏、风电这样每年装机容量上千万千瓦的产业,国家还需要作为一个弱势产业来扶持,是难以理解的。特别是在现金流方面,用电网来保证现它的资金透明度。不过,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要真正落地,仍然面临较多待解难题。所以我认为,建立产业基金是一个比较愚蠢的想法,因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是不需要产业基金来扶持的。

另一方面,要保证现金流的透明度。如果觉得今年8GW的目标完不成,那我们应该考虑调整政策,而不是简单地下调指标。

我个人认为在银行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众筹融资模式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刚才说的,像什么众筹融资也是必须赚钱的。

特别是在光伏发电与电量消纳结合不是特别好的条件下,光伏发电量并不能全部自己用完,剩余的电量无法输送出去、没法消纳,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通过电网转送,所以所以电网的这种作用还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回报水平,投资者不赚钱,众筹这种模式也未必是解决分布式融资难题的好方案。

记者:既然众筹模式的风险比较大,那么业内有没有在探索怎么解决分布式融资的问题?李俊峰:解决融资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能够让投资者赚钱,别无他法。李俊峰在近日举办的光伏论坛上表示,去年业内预计有较多的分布式发电,但实际分布式占比不到四分之一。电费还是通过电网来结算比较好一些,因为两个用户之间一结算,很容易造成纠纷。如果众筹不赚钱,那么众筹模式也是融不到资的,也就是说,必须让这个项目在某种条件下是赚钱的。

众筹模式难治本记者:现在面临着光伏的融资问题,所以有的企业推出了众筹模式。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嫌贫爱富的,举个例子,两个不同地方的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分别是7%和5%,绝大多人会选择7%投资回报率高的光伏电站。

目标是调不出来的,要调就得调政策借鉴德国模式记者: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回报不确定,您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电网方面应该如何做?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模式?李俊峰:一方面,电网必须为分布式发展提供支持。

我认为国家政策必须到位,国内分布式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李俊峰在近日举办的光伏论坛上表示,去年业内预计有较多的分布式发电,但实际分布式占比不到四分之一。

如何盈利、如何融资是当前分布式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目前德国的居民电价高于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居民光伏发电并入电网,也不从电网买电,这样势必侵犯电网的利益,但是这是得到电网公司容许的。去年国内分布式完成3GW的装机容量,这主要归功于财政部的金太阳工程,2014年国家规划8GW的分布式发展目标,这其中大部分是要通过自发自用的方式来完成,完成起来是有难度的。如果众筹不赚钱,那么众筹模式也是融不到资的,也就是说,必须让这个项目在某种条件下是赚钱的。

这两年大型的光伏电站工程建设与发展情况相对较好,这是因为大型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是确定的,而分布式的投资回报不确定,电价政策透明度不够,是导致分布式难以大规模推广的症结所在。如果觉得目标大了,这就说明我们应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如果觉得定的目标小了,我们可以把目标提上去。

在这其中,电网的态度很关键。要解决融资问题,一方面要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就要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不过,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要真正落地,仍然面临较多待解难题。特别是在现金流方面,用电网来保证现它的资金透明度。

顶: 65876踩: 36992